刊号:闽简报191号 2015年第24期(总第638期)
网址:http://www.fjmu.edu.cn/news E-mail: mailto:fjmuxb@fjmu.edu.cn
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编 2015年9月14日
本期目录:
4.我校沈建箴教授当选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7.台江校区管委会被台江区上海街道授予抗击 “苏迪罗”台风先进单位
9月10日是我校2015级新生开学的第一天。为保证新生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副校长黄爱民率队对上街校区2015级新生开学第一堂课的教学进行了检查巡视。新生开学第一堂课教学秩序井然,教师授课投入,学生听课认真,总体教学情况良好。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和相关学院负责人共同参加了巡视。(教务处)
9月11日上午,我校庆祝第31个教师节教师代表座谈会在上街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元仲,校党委副书记朱世泽,各学院(部)教师代表,2015年新聘教职工和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朱世泽主持。
座谈会上,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成长过程,立足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围绕“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争当‘四有’好老师”主题踊跃发言,争相阐述做一名“好老师”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领会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努力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广大教师的希望和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上来,自觉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苦钻研业务,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把自己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事业中去,去关爱、培养、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陈元仲校长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就“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争当‘四有’好老师”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努力当一名“四有”好教师;二要努力做一名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三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做好本职工作,共同为学校新一轮发展而努力奋斗。
校党委副书记朱世泽在主持座谈会时强调,我们要在工作中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坚决贯彻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做忠诚于教育事业、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人事处)
为全面考察我校本科各专业建设情况与专业办学现状,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专业办学特色,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于2015年7月启动本科专业评估工作。
2015年9月13日,学校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22所高校的27位专家进驻学校,分组对我校23个本科专业开展为期两天半的现场考察评估工作。
13日上午,学校在上街校区行政办公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简短的欢迎会。校长陈元仲致欢迎词。副校长黄爱民主持会议。
陈元仲对专家们莅临学校指导本科专业评估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简单介绍学校基本情况,着重强调这次本科专业评估是对我校本科专业办学情况的一次很好的检验和诊断的机会。各位专家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本科专业建设的真知灼见必将对我校全面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帮助。学校各本科专业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把脉问诊的机会,虚心求教。衷心希望专家们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学校将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照检查,积极整改提高,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为迎接2016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打下坚实基础。
会上,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曹德品教授代表专家组讲话。他感谢学校对各位专家的信任,指出本次评估专家组阵容强大,体现了福建医科大学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学校加强本科专业建设的决心和力度。曹德品教授希望各位专家不负学校重托,认真评审,多提宝贵建议,同时也希望双方能真诚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服务于本科人才的培养。
会后,27位专家分成5个工作组,按照《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本科专业评估专家进校考察阶段工作方案》,通过审阅专业自评报告、听取专业建设汇报和现场提问,召开师生座谈会,随堂听课,考察实验室、附属医院,审阅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和检查试卷等6个环节,围绕专业规划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利用、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办学特色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全面考察诊断我校本科专业办学质量。
学校办公室、规划办、教务处、人事处、学工处、评建办、各学院和各专业负责人以及各专家组秘书等参加了会议。(评建办公室)
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是由中华区域(含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从事医学生物免疫学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组成的研究性学术团体,日前,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经过全国会员和委员两轮投票产生了血液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我校沈建箴教授被选举为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临床技能教学中心)
近日,第22届运盛青年科技奖揭晓,我校药学院吴丽贤副教授获此殊荣。“运盛青年科技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奖名额不超过10名,旨在奖励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重大发明、创新,对振兴福建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科技处 陈建济)
我校今年迎来了第一批“四证合一”培养模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院积极适应培养模式改革,“七个一”全方位助力新一批专硕做好生涯规划,走好研究生生活关键一步。
一场名家讲坛指导职业规划。福建省卫计委陈晓春副主任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进展,帮助学生认识新医改,把握职业规划新方向。一次院长课堂明晰学习步伐。佘菲菲院长细致解析了“四证合一”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管理办法,帮助大家明晰三年规划和学习要求,把握达成学习要求的关键点。一场导师讲坛引领成长目标。协和医院池畔主任结合自身成长及职场经历,教导学生做个兼具良好人文素养和精湛技艺的好医生,为大家指明了努力方向。一场博士生讲坛指导临床协作。博士生谢建伟以全球最大宗的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术中运用的病例经验,介绍了一个强大团队的建设过程和团队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引导大家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在团队中实现成长。一场硕士生讲坛树立学习榜样。硕士生张宝泉、陈潇榜样示范阐明平衡好临床与科研工作关系的重要性,寄语大家坚守科研促进临床技能提升,达成全面发展。一次建班“立家”凝聚向心力。新生按所属学院编为12个班级,分管辅导员通过谈心谈话选拔骨干,建立班级事务管理架构,开展团辅增进了解,凝聚向心力,形成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一次书记讲话寄托成长希望。陈媚书记围绕做人、做事、做学问谆谆教诲,希望学生增强自主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自律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职业定位规划研究生生涯,造就高尚的品格和精湛的临床技能,成为人民满意的医生,服务人民健康和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精彩篇章。(研究生院 刘秋艳)
台江校区管委会被台江区上海街道授予抗击 “苏迪罗”台风先进单位
近日,台江区上海街道表彰了一批抗击“苏迪罗”台风先进单位,我校台江校区管委会获此殊荣。
“苏迪罗”台风造成台江校区校园一片汪洋,积水最深达1米,许多树木倒伏,食堂无法开伙,上千名学生被困在宿舍内,在台江校区管委会、校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的指挥下,一线干部趟着没膝深的积水亲临生活区看望被困在宿舍的学生,紧急从上街校区调拨了一艘橡皮艇,将上街校区运送来的上千人份食物送到被困学生的手上。台风过后,台江校区管委会积极组织人员对校园基础设施进行修复,清理倒伏的树木,对沉积的垃圾淤泥进行清理,对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段进行了全面消毒,确保灾后高温天气中无疫情发生。并积极协助上海街道河上社区对田径场周边部分居民受损的房屋进行了及时的修复,保证群众的正常生活。(台江校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