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赠言

2008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08-01-20浏览次数:119

刊号:闽简报191号
网址:http://www.fjmu.edu.cn/news/index.htm
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编 
2008年第5期(总第306期)
E-mail: fjmuxx@mail.fjmu.edu.cn
2008年1月20日

本期目录

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专辑 

 

《简报》(一)

重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扎实推进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

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各级新闻媒体的支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有力地推动了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党的十七大开幕当天,新华社、《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等媒体采访了我校组织师生医护员工集中收看电视直播的情况。中央电视台10月21日《新闻联播》以《盛会召开催人奋进,展望未来信心满怀》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中,学校各级党组织积极创新学习方法,采用专题研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类形式,深入推进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10月30日、31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先后报道了我校公共卫生学院 “践行科学发展观,永远跟党走”诗歌朗诵比赛。12月6日,《福建日报》头版刊登了“福建医科大学青年志愿者为老人服务”的服务社区图片新闻,第5版以“特殊的宣誓仪式”为题刊登了我校基础医学院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的图片新闻。12月10日,《福建日报》以“为了全民的健康”为题头版刊载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代表专题研讨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和医疗等热点问题的体会。

学校把十七大精神的宣传融入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群众欢迎。省委常委、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两次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我校的社区宣讲活动。《福建日报》、福建新闻频道对我校开展的社区青少年问题矫治服务进行了多次报道。《福州日报》、福建电视台教育频道、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我校青年志愿者到省未成年劳教所开展帮教活动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另外,各地方媒体还报道了我校以青年志愿者迎奥运、助残捐款送温暖、医疗卫生知识咨询、环保行动等形式开展十七大宣讲的情况,以及我校附属一院、附属二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组织专家举行庆祝十七大大型义诊、全天门诊免收挂号费、爱心服务、送医送药下基层、廉洁行医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等活动的情况。

 

 

《简报》(二)

我校创新学习教育形式,把十七大精神宣讲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把奉献海西建设作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社会实践的一个重点。

十七大以来,学校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医护员工,以医疗卫生服务与十七大精神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社区、农村宣讲十七大精神和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内涵、新部署、新要求。护理学院组织学生深入台江区老年公寓、闽侯美岐村,在开展健康保健指导、义务劳动的同时,采取集中宣讲、入户发放十七大精神宣传单等形式,向老年人讲解国家和谐社会建设举措,向农民讲解十七大惠农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等问题。基础医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义务为残疾人募捐、走进孤儿院献爱心等系列活动。研究生总支组织07级16名硕士研究生、省立临床学院组织07级38位硕士研究生分别深入上街镇红峰村凤山敬老院、永泰县莒溪莒口村,开展以“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研究生――关注民生,宣讲健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和以“奉献爱心,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公共卫生学院组织研究生在12月1日世界防艾滋日分赴五一广场、连江筱程镇开展防艾滋宣传。另外,基础医学院等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发组成“绿色在线”行动小组,开展每天一小时的校园环境维护、学生清洁队“四进社区”、“保护母亲河”环境调查等活动。

 

 

《简报》(三)

我校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

我校把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丰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作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着力点。学校设立了校长电子信箱,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电子屏幕、宣传栏上开辟专栏、专版等专题学习讨论平台,通过建设 “绿色网吧”,开设了校园BBS、青年志愿者网络注册板块、“在线交流”等栏目,积极组织网站网页设计、网上知识竞赛、网上咨询等活动。这些举措,既直接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又满足了学生信息、娱乐的需求,也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网念”。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思想问题,各学院纷纷开展名医名家进讲堂活动。人文学院发挥心理教学优势,在两个校区开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通过经常性心理健康讲座、新生心理测试、毕业生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基础医学院举办的“教授助我成长”系列讲座和《对话-人物》访谈,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与大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研究生总支为在校研究生开辟了定期开讲的“博士生讲坛”。为了稳定学生菜价,总务处加强食堂蔬菜的集中采购力度,积极争取地方副食品基地直供。为了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学校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助学贷款额度的争取,尽可能多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自助机会。全校全年共为43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交学费176万元,有134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494.73万元。学校把改革用工制度与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结合起来,全年共创造近200个勤工助学岗位,有3500人次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35万元资助。为了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制定了《福建医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确定161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近期重点资助对象。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规范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审,经过严格评审,确定183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奖助对象。学校从细微处关心爱护学生,拨专款给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过开斋节,有6位少数民族学生得到学校特困补助,还在冬季来临之际拨专款资助生活困难学生,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学生处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开设就业讲坛、搭建就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简报》(四)

我校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反腐倡廉教育结合起来

我校把开展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廉洁教育,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学校召开反腐倡廉建设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十七大和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在校园网设置廉政“每日赠言”、编印《校园廉政文化学习读本》、在校园播放廉政歌曲、在文艺晚会中演出反腐倡廉节目、举办“清风颂”大学生廉政歌曲演唱会、组织演唱《八荣八耻歌》等廉政歌曲,以及开展“诚信从我做起,廉洁从今天开始”等为主题的“八荣八耻”讲评汇演等形式,引导师生医护员工自觉辨荣辱、明是非、拒腐败、倡新风。结合举办70周年校庆,学校制作张挂了500多面印有爱国、励志、敬业、廉洁等内容的名人名言工字旗,并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和廉洁教育。校纪委组织的科以上干部到仓山监狱开展警示教育,人文学院与共建单位省罪犯收押中心干警联合开展的十七大精神交流宣讲等活动,受到师生医护员工的好评。《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教育频道、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我校开展的有关活动作了报道。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校纪委在全校范围组织开展了以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行医、廉洁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教育活动。学校还采取召开毕业生廉洁行医教育座谈会、向全体毕业生发出《廉洁行医、恪尽职守,维护医学圣洁和荣誉的倡议书》等形式,加强毕业生的廉洁教育,受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和积极响应。

 

 

《简报》(五)

我校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党建活动结合起来

学校将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与党章学习、党性锻炼、党风廉政建设融为一体,把十七大精神学习作为近期党课教育的重点,努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些党支部、团支部开展了 “喜迎十七大,重温入党誓词”、“回眸86年,喜迎十七大”、“聚焦祖国时政,走进十七大”、“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主题团会、“ 领悟十七大”心得交流会、“学习十七大精神,争当优秀团员”知识竞赛等党建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团员受到了生动的教育。

    结合迎校庆系列活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发挥优势,争创特色,开展了学唱红色歌曲、主旋律诗歌朗诵比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辩论会、“放飞青春”演讲比赛、十七大心得座谈会等风采各异的十七大文化艺术活动,既为70周年校庆营造了浓郁的喜庆氛围,也为推动十七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政治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