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号:闽简报191号 网址:http://www.fjmu.edu.cn/news/index.htm 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编 | 2010年第42期(总第413期) E-mail: fjmuxx@mail.fjmu.edu.cn 2010年12月5日 |
本期目录:
1.校党委书记郑祖宪同志出席附属第二医院干部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7.基础医学院举办“专业成长促就业”系列活动之“病理之路”专业发展前景讲座
12月1日,校党委书记郑祖宪同志出席附属第二医院干部大会,并就附属医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医院发展作重要讲话。同时出席会议还有校领导李卫平、陈秀琴、林建华等。附属第二医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郑祖宪书记介绍了此次附属医院干部调整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对二院以及林玲、欧阳章团同志近年来所作的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二院新领导班子和医院今后的发展提出八点要求:一要抓好发展。要树立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考虑谋划发展,力求起点更高、步子更大、水平更高。二要抓好团结。要坚持民主集中、团结协作,班子成员注意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广大员工维护班子团结、支持班子开展工作。三要抓好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管钱。四要抓好廉政建设。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并积极落实到工作中。五要抓好人才培养。把青年干部和青年业务骨干的培养作为大事来抓,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六要抓好建设。要把新院区建设和老院区改造结合起来,认真规划新老院区的功能,加快新院区建设,以此为契机带动全院建设。七要抓好质量。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用服务质量赢得人心,提高自己,获得认可。八要抓好民生。把切实维护职工利益、提高职工福利作为全部工作的落脚点,团结广大群众,在前任工作的基础上,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重振二院雄风,为二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李卫平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宣布了二院新班子任命的决定,林建华副校长主持会议并就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质量建设和内涵建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前,校领导李卫平、陈秀琴在干部任前谈话,以及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宣布新班子任命的决定时,也对医院进一步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增进班子团结、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部 罗霓)
11月16日,校党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4所附属医院部分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调整。
在正式任命下达前,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秀琴对4所附属医院提任副处级和正处级领导职务的8位同志分别开展了任前廉政谈话。陈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强化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她对新任附属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提出了六点希望和要求: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学习型领导干部;二要严格遵守 “四大纪律、八项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四要自觉执行《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当好廉政表率;五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和队伍形象;六要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宣传教育和行风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履新8位同志均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党委的期望和群众的信任,将努力工作,严以律己,勤政廉政,为促进医院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校纪委 章世辉)
我校于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福建省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招收本科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为了做强做大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挥学校对外教育窗口作用,提高国际交流水平,我校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切实推进了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拓宽招生渠道。学校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通过主动与国外院校联系,利用各种载体宣传,组织出国招生,加强与中介机构合作等方式努力扩大留学生生源。到目前为止,已招收了来自坦桑尼亚、孟加拉、毛里求斯等12个国家的30名学生,分别就读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以及骨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生专业。其中,来自博茨瓦纳的硕士研究生和坦桑尼亚的本科学生均受所在国政府资助前来我校求学,开创了我校接受公派留学生的先河。
二是探索因材施教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对外教育品牌。为保证教学质量,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留学生特点单独制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在全省首家开展全英教学;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精选留学生的授课教师,定期对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英语授课培训,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丰富授课形式;同时,为了总结和改进英语授课教学工作,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经常开展教学调研工作,组织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学习情况,听取留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为鼓励留学生积极进取,学有所成,学校还设立了奖学金机制。
三是全员动员,努力优化对外教育环境。学校上下统一认识,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来华留学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海外的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学校来华留学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特别是在留学生入学阶段,留管干部和教师都尽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克服语言、心理、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障碍,组织他们熟悉校园环境,与中国学生结对子,鼓励他们与中国学生加强沟通,共同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等,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进了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友谊。通过不断接触,使留学生们能更快地融入学校生活。在生活上,考虑到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建设了留学生公寓楼供留学生居住。每套公寓均有卫生间和厨房,配有空调、电热水器、电视、电话、网络接口、炊具及家具等,提供洗涤及炊煮场所,设专人24小时值班,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加强安全保障。此外,学校还为来自伊斯兰国家的学生设立专门的餐厅,配备专门的厨师为学生提供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外教育学院 陈江 陈纯�d)
11月29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2010年期刊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全省36所高校的图书馆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就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开展了学术专题报告和学术论文交流。会议还决定将原福建省高校图工委期刊工作研究会更名为福建省高校图工委期刊工作专业委员会。
会后,全体代表参观了我校上街校区图书馆。(图书馆 徐 前)
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加强学校与学生的交流,以便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体现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经学院推荐,教务处批准,共聘任吴丽容等92名学生为我校2011年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务处 郑章斌)
选修课是学分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了解和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与方法,从而进一步拓宽基础,强化素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人才培养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任意选修课建设与管理,提高任意选修课的教学质量,10月至11月,教务处组织有关人员对我校的任意选修课进行了教学检查工作,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授课教师和相关学院进行了反馈。要求各学院进一步加强选修课课程建设,进一步规范选修课的教学管理,严格质量标准,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 (教务处 郑章斌)
基础医学院举办“专业成长促就业”系列活动之“病理之路”专业发展前景讲座
为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提升学生专业认知,促进学生专业成长,基础医学院结合专业实际,把“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作为内涵发展,启动“专业成长促就业”系列活动。
2010年10月和11月,学院分别邀请了病理学系老教授杨代兴老师和旅美校友黄若青博士为广大师生开展了“病理之路”专业发展前景讲座。两位资深的临床病理医师结合自身的医路历程,对病理的内涵、职责及病理就业和发展前景做了细致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培养踏实细心、勇担责任的良好素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并回答了同学们在病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此外,两位教授还与病理学系教师深入交流,针对如何加强病理专业学科建设;如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建专业特色;如何有效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等关系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病理学系教师和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方向)专业全体学生共180余人听取了两次讲座。通过讲座,同学们对病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以后的学习与就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对我院病理专业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础医学院刘朝晖)
11月27日,海外教育学院和基础医学院联合组织我校外国留学生和基础医学院担任全英教学任务的教师代表开展联谊活动,师生们一同参观了三坊七巷、林则徐纪念馆和闽江公园。活动期间,老师向留学生们介绍了福州的历史文化和城市概貌,留学生们就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向老师们请教。
通过联谊活动,不仅使20多位来中国不久的2010级留学生对福州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今后全英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了基础。海外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院教师和留学生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海外教育学院 赫建斌、基础医学院 敖露)
12月4日,台北护理健康大学黄秀梨校长一行七人到我校访问。校党委副书记李卫平、副校长吴小南分别会见了客人,护理学院、人文学院、医技工程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校办及港澳台办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见。会谈中黄秀梨校长表达了与我校开展交流合作的愿望,并欢迎我校派学生到该校学习。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护理学院和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访问团成员曾焕棠教授为护理学院师生作了一场讲座。
据悉,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原名台北护理学院,今年8月1日改为现名。该校现有护理学院、健康事业管理学院、人类发展与健康学院等。(港澳台办 李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