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号:闽简报191号 网址:http://www.fjmu.edu.cn/news/index.htm 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编 | 2010年第26期(总第397期) E-mail: fjmuxx@mail.fjmu.edu.cn 2010年9月16日 |
本期目录:
4.创先争优办实事 服务学生促和谐――我校斥巨资为全校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空调
7.胡锦涛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贺信的精神在我校青年学生中反响热烈
9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探索”专栏刊登郑祖宪书记署名文章《医学院校如何为临床医学“补钙”》,文章从临床教学基地网络建设、临床教学的软硬件投入、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建设新型医学实践平台、改革医学生的教学监控和评价体系、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学校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上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全文约2000字。此前,《福建日报》记者还就加强临床教学质量问题对郑书记做了专访,并于7月30日刊登了《临床教学是医学院校立校之本》的通讯。
另悉,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在教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医疗服务、社会实践、对台交流、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登(播出)新闻报道30余篇,其中中央媒体4篇,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福建教育电视台、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等22篇,福州日报2篇。 (宣传部 杨新勇)
9月15日上午,吴小南副校长带领教务处、人事处、后勤管理处、学生工作处和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部门负责人深入课堂和实验室,认真检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情况。
吴小南副校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随机检查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临床医学概论》的理论教学授课情况;同时也检查了《生物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和《组织胚胎学》的实验课教学情况。吴小南副校长对听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希望各教学单位进一步加强和重视教学工作,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务处 杨瑞铭)
近日,为进一步促进我校与东欧国家高等医学院校间的相互了解与学术交流,拓宽对外交流渠道,提升我校的国际影响,应捷克查理大学等高校的邀请,由梁敬阳副校长率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张文昌教授,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吕国荣教授、附属口腔医学院副院长卢友光教授等4人对捷克查理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米奇尼科夫医学院等高校进行为期12天的参观访问。通过参观考察、深入探讨,推动了我校与东欧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陈华)
――我校斥巨资为全校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空调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坚持以“围绕中心、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服务海西”为主题,以“创建五个好、争当五带头、构建和谐校园”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把为民办好事、实事作为创先争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福州持续高温,我校校领导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办实事。经校务会决定,由学校投资500万余元为全校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空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截至7月底,全校3184间学生宿舍都已安装空调完毕并投入正常使用。此举,受到了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
据悉,我校是全省首家为全校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空调的高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肖力;办公室:黄彬冰)
8月22日-27日,我校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王辉丽教师应邀赴日本参加第14 届国际免疫学大会。这次会议以"免疫学在 21 世纪的趋势:感染性疾病、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为主题,还特别开辟了会议专场讨论了流感病毒感染的现状和应对方法。王辉丽的论文作为墙报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陈华)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教务处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为载体,把完善临床技能教学中心建设,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新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的临床能力考核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标准化病人(SP)和先进的医学模拟教学设备,从病历分析、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和临床辅助检查报告判读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试,能客观和较全面的评价医学生知识、技能、行为、态度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的新考试方法。教务处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加强临床技能教学中心的硬件建设,建成了使用面积1100平米的OSCE考站;组织专家制定考试方案和评分标准,积极培训标准化病人和OSCE考站考官。经过认真筹备,2005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和部分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共计650余名学生分两个阶段顺利进行了OSCE考试。这是OSCE第一次应用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试,我校也是省内首家开展OSCE考试的医学院校,来自临床医学院的考官专家普遍认为,通过OSCE考试既能比较客观的评价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也能发现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和指导今后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 (教务处 曾郁芳)
胡锦涛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贺信的精神
在我校青年学生中反响热烈
胡锦涛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的贺信中高度赞扬了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肩负的神圣使命,对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近日,我校团委积极响应团省委的号召,印发了《关于开展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一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五大贺信的通知》,学校各级团学组织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周末晚点名、组织座谈会、报告会、开展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组织青年学生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精神。
一是进一步坚定了学生骨干的理想信念。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举行了学生骨干座谈会,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并围绕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新的要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总书记的贺信饱含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培训班学员凌飞跃说:“我们一定要牢记胡总书记提出的殷切希望,并以此作为今后学习、工作的方向和动力,时刻鞭策自己,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二是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干部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校、院学生会召开会议学习总书记贺信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感想,阐述了对于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肩负的神圣使命的认识。校学生会主席黄俊杰说:“作为学生干部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做好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积极参与校园民主管理,在服务同学的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
三是激励了毕业生艰苦扎实的奋斗精神。毕业班团支部结合实际,组织学习总书记贺信精神,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示胡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对毕业生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新的认识。预防医学2006级的学生王琪林说:“目前的形势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我们渴望走向社会拼搏奋斗,充满了激情和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阅历简单,遭遇困境时免不了迷茫、困惑,总书记的贺信精正是我们毕业生应该始终坚持和努力地方向,让我们的就业心态更加稳定。”
四是进一步坚定了家庭困难学生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信心。药学院团委组织学院家庭困难学生学习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同学们深切领会胡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的希望和关心,表示要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早日成才,报效家乡。临床药学2008级阮月惠说:“我们要以总书记对青年朋友们提出的希望为方向,用自强之星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乐观生活,争取用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感恩社会。”
五是更多的新生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活的目标。各学院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周末晚点名在新生中传达学习了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对新生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活目标,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规划好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级新生蔡杰说:“刚入大学一切都要从新开始,我们要将牢记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将更加刻苦进取,以“感恩 独立 责任”为准则,过精彩大学生活,做有为青年。”(校团委 庄文城综稿)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庆祝第26个教师节,基础医学院创先争优学生党员先锋队前往台江校区教工之家为关工委老教师送上节日祝福。学生代表们精心准备了康乃馨、寿桃、贺卡等,并献唱《同一首歌》,表达对老教师们的尊重和敬爱。(基础医学院 王莹)
9月14日,福建省第十期第二批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及第一期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在我校举行,全省各地200多名社区及卫生院的医生参加了培训。省卫生厅培训中心领导及我院相关领导出席开班典礼并做重要讲话。
全科医师培养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卫”战略的重要决策,是加强城乡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全力以赴整合师资力量,将全科医师培训办出成效,为海西公共卫生建设与服务,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医疗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公共卫生学院 许振珊)
为贯彻落实《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加强学生的“三基” 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缩短实习生从课堂走向临床的适应过程,医大附一医院检验科在06级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中推行临床导师制培养模式。
据悉,为了能够顺利开展临床导师制,构建行之有效的临床导师制模式,该科从临床教师中遴选出22名高职称、高学历、带教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实习生进行“一对一”的配对,并制定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本科实习生临床导师制实施办法》,详细规定了导师的职责和义务、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式、导师的管理和工作评估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实行实习生临床导师制,是附一医院检验科临床教学的一次改革,是医学规模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尝试将为完善临床导师制培养模式积累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将其推广到检验专业各实习基地奠定基础。 (附一医院检科 伊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