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赠言

2011年第46期

发布时间:2011-11-27浏览次数:303

刊号:闽简报191号
网址:http://www.fjmu.edu.cn/news/index.htm
福建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编 
2011年第46期(总第463期)
E-mail: fjmuxx@fjmu.edu.cn
2011年11月27日

  本期目录             

1.我校积极构建全科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2.校党委书记郑祖宪一行到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调研

3.我省首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技巧》学术专著出版发行

4.我校承办的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教育培训体系与实务模式建构研讨会隆重开幕

5.我校教职工获第六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专利成果项目金、银奖

6.我校学生工作处等五个集体获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

7.台湾牙医访问团到我校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访问交流

8.基础医学院举办生物医学系列学术讲座

9.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康复医学协会志愿服务活动显成效

10.简讯3

 

 

 

 

[教学工作]

                                                              我校积极构建全科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为实现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国务院和福建省先后发布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我校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全科医学人才教育培养问题,提出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普通本科教育、成人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等途径,全方位培养培训全科医学人才。

    我校从省内城乡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基层急需全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的矛盾,按照长远发展与当前需要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符合我省实际的全科医学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研究出台了《福建医科大学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强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全科医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培养)开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学历教育、继续做好定向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教育、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合作以3+3模式培养全科医学人才、举办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专升本成人医学学历教育和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学位授予工作、加强全科医生继续教育工作等有效途径培养培训全科医学人才。

学校还将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提升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提供有力保障。(教务处郭松斌)

 

[医院工作]

校党委书记郑祖宪一行到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调研

 

     12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郑祖宪、副书记李卫平、副校长陈晓春及校长助理周瑞祥、党办校办负责人等一行5人到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班子建设、医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等问题开展调研。调研座谈会在口腔医院七楼会议室进行,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全体班子成员和学院、医院行政科室中层干部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学院、医院负责人汇报了学院、医院的目前建设发展情况。郑祖宪在听取汇报后,肯定了口腔医院自创院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临床医疗和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在基础建设和研究,创新办院治院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学院、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郑祖宪要求结合深入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要认真贯彻校第六次党代会和校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举措。他希望学院、医院:一要加强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要凝心聚力、精诚协作,要讲政治、讲原则,讲党性,要有大局意识和奉献意识,要多关心师生医院员工的利益,多激励他们为学院、医院发展做贡献;二要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学院、医院的健康发展。要加强三大中心任务,即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充分利用组织工程研究中心种植中心生物力学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打造口腔基础研究的品牌;三要有发展的意识和改革意识。要进一步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力度、突破常规,善于利用自己的基础、借助学校的力量,结成战略联盟,积极探索办院治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实现学院、医院跨越式发展。

    李卫平、陈晓春在调研座谈会上分别就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的班子建设和学科建设与医疗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林玉芝)

 

我省首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技巧》学术专著出版发行  

   

    日前,由协和医院胃外科黄昌明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技巧》学术专著于201111月正式出版发行,并计划于12月主办的全国胃癌外科规范化治疗高峰论坛上为该专著举行隆重的新书发布会。(协和医院)

 

[社工研讨会]

我校承办的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教育培训体系与实务模式建构研讨会隆重开幕

   

     1127日,由我校承办的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研究:教育培训体系与实务模式建构研讨会在福州山水大酒店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我校承办,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协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张友琴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史柏年秘书长,福建省卫生厅余健盛副厅长,福建省民政厅正厅级纪检监察专员高雪玉,我校副校长梁敬阳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有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专家代表,以及全国已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代表共98人。

    开幕式结束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学系教授、香港社工注册局主席马丽庄女士、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莫藜藜女士、香港大学社工及社会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周燕雯女士、香港大学社工及社会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吴兆文先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刘继同教授和我校人文学院院长王卫平教授做了医务社工与精神健康等方面的主题报告。

    晚上,校领导陈元仲、陈秀琴、梁敬阳代表我校在山水大酒店山秀园宴请了与会专家代表。(人文学院   冯宁)

 

[喜讯]

我校教职工获第六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专利成果项目金、银奖   

   

     我校教职工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获得好成绩。其中,李笃妙生命征监测系统和姚耀、刘英的新型输液针2项创新发明获得了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金奖;谢捷明、陈明晃的南瓜蛋白在制药中的应用和姚耀、刘英的多功能病人裤2项创新发明获得了银奖。同时,校工会和附一医院工会还获得第六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优秀组织奖。(校工会 陈艳萍)

 

我校学生工作处等五个集体获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

 

    日前,福州市总工会表彰一批立足岗位,敢于突破、敢于争先的先进集体,我校学生工作处、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保健医学系、人文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以及药学院药物分析学系五个集体获得了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校工会陈艳萍)

 

[合作交流工作]

台湾牙医访问团到我校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访问交流

   

    1126日,台湾嘉义市牙医公会理事长林忠毅医师一行23人到我校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访问交流。上午,在附属口腔医院七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交流会。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合作交流处、口腔医学院负责人,港澳台办负责人,口腔医院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学院教学、实验室负责人,学生辅导员等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台湾嘉义市牙医公会理事长林忠毅医师和两岸事务委员会副主委、高雄荣总牙科部主任谢耀东医师分别介绍了台湾牙医机构的现状和此行的经验感受。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负责人也介绍了我校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十余年的发展情况和我省口腔医学发展的前景。随后双方就两岸医疗卫生体制、口腔医学发展现状及如何提升口腔临床技术、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等方面展开了热烈、深入的交流。

    台湾牙医访问团还参观了附属口腔医院各临床科室和口腔医学院教学实验室及台胞服务中心。(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林玉芝)

 

 

[学院工作]

基础医学院举办生物医学系列学术讲座

 

    1121-22日,基础医学院在台江校区举办了生物医学系列学术讲座。座谈会上,我校学术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唐朝枢教授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徐国恒教授围绕如何开展实验研究,Western Blot实验的问题与对策,如何撰写SCI论文,如何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等相互关联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我校客座教授、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海滨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耿彬副教授,介绍了胚泡植入内源性硫化氢的心血管调节等各自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校本部与附属医院的教师和研究生共500余人次参加了本次生物医学系列学术讲座。(基础医学院 王明权)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康复医学协会志愿服务活动显成效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康复医学协会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4年开展了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多年来,康复医学协会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学院负责人的高度重视以及师生的一致肯定。服务期间,康复治疗学系的系主任、教授和专业老师给予了全程指导,同时,康复专业的研究生也一起参与,服务中所需的各种医疗器材得到了社会支持。

该协会所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如:定期在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为孤残儿童提供社会、教育、身体康复服务;深入社区开展康复知识宣传与健康教育,等等。此外,该协会的康复理疗站已连续4年为我校参加田径运动会的运动员们提供各种医疗及康复理疗服务。据初步统计,4年里已为400余名运动员提供医疗与康复服务,投入资金数千元,免费提供各类药品和运动能量补充剂价值约达2000余元。仅刚刚结束的第三十届校田径运动会期间,该站工作人员就接纳了近百名运动员,平均每天帮助30余人。前来治疗的大部分运动员是由于运动时擦伤、肌肉损伤以韧带拉伤,该站工作人员主要为其处理创口、电疗缓解肌肉劳累以及提供康复训练方法和技巧。(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肖慧欣、陈珍珍)

 

[简讯]

    1124-26日,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海峡两岸脊髓脊柱微创外科学术研讨班脊髓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学习班在福州于山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100多名同行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协和医院陈莹)

 

    日前,协和医院护士长护理操作技能竞赛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全院各病区的23位年轻护士长参加了比赛,在医院兴起了一场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流程、开展优质服务和岗位练兵活动的高潮,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经过激烈角逐,泌尿外科林冰心护士长、体检中心梁冰护士长及乳腺外科傅建琴护士长分别取得本次比赛的前三名。(协和医院)

 

    在刚刚结束的省直单位第23古田杯老干部运动会上,我校原机关党总支书记严廷德同志,经过三天的努力拼搏,勇夺桥牌比赛西区东西向第一名。(校老体协)